医院新闻
发布时间:2020-04-03
如果说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战疫,发热门诊就是这场战疫中的前沿阵地,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在医院党委的紧急倡议下,我院神经内科积极响应,弓弦主任带领全体医护人员踊跃报名,严阵以待。
“春节期间危重病人多,科室人员紧张,年轻一、二线医生承担了门诊、病房诊疗和24小时倒班的任务,大家任务繁重,我把发热门诊顶上了,他们就有更多时间在病房,作为科室主任,我先上吧!”弓弦主任说。
大年二十九,弓弦主任安顿好老人和小孩后,立即奔赴朝阳院区发热门诊报到,迄今仍然坚守在发热门诊,已经71天了。发热门诊每天都要近距离接触发热病人,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采集咽拭子,标本核酸送检筛查。为了节省时间和防护物资,除了中午一小段时间赶紧吃饭、上厕所,便不再更换防护服,因此也不敢多喝水。值夜班的时候,累了困了只能靠在椅子上休息片刻,值完夜班后,脱下口罩和护目镜,脸上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压痕。
“医生,我是不是得了新冠肺炎?”
“医生,我的检测结果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我是不是要被隔离了?医生”
......
来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大部分对新冠肺炎充满了恐惧,门诊室里弥漫一股焦虑情绪,还有些病人站在门外逡巡徘徊着,迟迟不敢踏进诊室的大门。有几位患者让她印象特别深刻,弓弦主任说:“记得有一位30岁左右女士出现低热,看病时全副武装,在测量体温时拒绝使用水银体温计,要求使用体温枪测量。放在桌上的病历也吓的不敢触碰。虽然肺部CT检查也没什么问题,但她还不放心,要求行核酸检测。记得还有一位女士,已经发热三天了,在母亲反复劝说下才来医院就诊,做完检查后,在门外忐忑不安,她母亲进来询问检查结果时,我告诉她结果没有问题不用担心,病人得知后喜极而泣,母女俩跑进来对我又是鞠躬又是道谢。”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既要治病,也要医心,二者同等重要。医生的一句话决定着病人的悲喜,更让我体会到这个职业的重要性。疫情时期,我们既要做好自身防护,又要减少交叉感染,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还要感谢院领导的关爱,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时刻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弓弦主任感慨的说道。
与此同时,神经内科护理团队积极支援发热门诊。
姜小妹护士长退掉了春节与儿孙团圆的机票,主动申请到医院发热门诊支援,她说:“作为一名工作30多年的护士,即将退休,理应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自己的护理事业交出一份答卷。”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来到发热门诊,换好防护服,打开房间通风,检查医用防护用品是否充足、医护人员防护是否到位,督导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隔离防护……事无巨细、无不亲力亲为。
接到护士长的通知后,神经内科90后护士尹紫薇、刘霞、刘佳琴,陆续支援发热门诊。尹紫薇说:“刚到这里时很不适应,和病人相处心理压力特别大,第一次穿上严丝合缝的防护服,有安全感也有压迫感,觉得自己快要喘不上气了。现在到发热门诊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看到疫情慢慢得到控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路在脚下,行者常至;事在人为,为者常成。不同的战场,同样的坚守。防控疫情,神经内科一直在路上。不论奔赴前线还是守护家园,他们从未懈怠。使命大于天,责任重于山,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肩负着守护健康的使命,为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