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发布时间:2013-04-0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因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而导致婴幼儿视力严重丧失的疾病,多见于低体重吸氧治疗的早产儿,是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一位疾病。过去十多年,随着新生儿重症医学水平提高,早产儿大量存活,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却没有同步发展,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 每年我国约有20万新生儿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约5万新生儿因此而致盲。在我国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新生儿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到15%~20%。该疾病发生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的血管还没有发育完全,用氧是抢救早产儿的重要措施,又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诱发因素。如果给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气,或用氧时间过长,会**宝宝本身就发育不完全的视网膜组织,从而引发病变。 患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转入新生儿氧分压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本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将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失明。专家表示,当病变进展到晚期,将发生全视网膜脱离,并可能继发青光眼、白内障、眼球萎缩,即使手术治疗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