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
发布时间:2020-02-10
截至2月9日,全国多地均发现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例,年龄最小的感染宝宝出生仅30小时,其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据此,专家提示存在母婴垂直感染传播途径。依据《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及预防建议(第一版)》,现将新生儿及儿童的相关预防措施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家长们切实给宝宝做好防护。具体防护措施如下:
1.家庭日常防护
无论家长或孩子,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儿童应该正确佩戴合适的口罩,有条件的应先选择儿童N95口罩(注:不建议给新生儿及3岁以下的孩子佩戴口罩)。家长应主动戴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流动水洗手。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分餐进食,更不咀嚼食物后再喂食给孩子。从室外进门后更换衣服鞋子,正确处理口罩,立即洗手、洗脸,彻底清洁后再接触小孩。
2.规范洗手
督促孩子勤洗手,勤洗脸,不乱摸。避免年幼小孩吃手;不用手掏鼻孔、揉眼睛;尽量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如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饮食前、大小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及时洗手;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
3.加强房间通风
每日房间逐一开窗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30分钟左右。房间通风时,可将孩子转移到其他室温适合的房间,避免通风时孩子受凉。有条件的,可定时开启空气净化器,紫外线消毒等。
4.家庭清洁消毒
目前对2019-nCoV的理化特性尚未完全明确。结合对SARSr-CoV 和MERSr-CoV 的研究,认为2019-nCoV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对乙醚、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敏感,但对氯己定不敏感。所以家庭清洁消毒可使用含酒精(浓度75%)的消毒液,每日至少擦拭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一次,包括家长频繁使用的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能耐高温的孩子玩具或学习、生活用品(如奶瓶、奶嘴)等,可用开水煮沸15分钟消毒;不能耐高温的可选择酒精喷洒;或放置在阳光下暴晒。可以用84消毒液,按正确方法(84消毒液10ml+990ml水)进行配置后,每天拖地1次。如果家庭有疑似或确诊的家长使用过的物品或居住过的房间,消毒时则应该将84消毒液的浓度提高到4-10倍,即将84消毒液的原液由10ml增加到40~100ml加入到960~900ml中。
5.适当活动和休息
儿童在家应按时休息,确保睡眠充足。适当安排锻炼或活动。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通过做婴儿操对其进行被动锻炼。
6.及时正确隔离
任何有可疑接触史或临床症状相似的家庭成员应避免接触照料者和孩子,以免间接或直接传播病毒。若母亲不幸受到2019-nCoV感染,新生儿一般建议隔离14天。由于目前不确定乳汁中是否存在病毒,母亲受感染或疑似感染期间是不建议母乳喂养的。隔离治疗的母亲治愈后,可考虑母乳喂养。在母婴分离期间,母亲应该定时挤出乳汁,保持泌乳,直至排除或治愈后才可行母乳喂养。
7.家庭观察
若孩子有可疑接触史,做到不隐瞒,不惊慌,主动在家隔离观察14天,无症状则可以解除隔离;一旦出现症状,如发热、乏力、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也可能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需立即到定点医院或儿科发热门诊就诊!与较大儿童不同的是,新生儿一般不会发热。新生儿宝宝出现发热要充分引起重视。照料者应该学会测量宝宝的耳温。当宝宝的体温出现升高时,不建议居家观察,而是需要立刻前往专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若宝宝出现吃奶差、气促等症状也应该立即到定点医院就诊。
下面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及预防建议(第一版)》预防措施相关内容:
从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进行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居家隔离观察或者指定医院收治。居家隔离患儿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居室保持通风,患儿使用后的物品做好必要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照料患儿者应佩戴口罩,口罩使用后应妥善处理。
(二)阻断传播途径。
1. 防止呼吸道或接触传播: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鼓励儿童采用7步洗手法,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以及饭前便后需彻底清洁双手,洗手前尽量不接触口、鼻、眼。儿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如56℃加热30分钟、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
2. 减少感染暴露机会:疾病流行地区儿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人群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去时需佩戴口罩。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的市场。
3. 加**露儿童监测:对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需要监测体温和临床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去指定医院排查;对于新生儿,若其母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生儿必须进行病原学检测,根据病情实施病房隔离或居家隔离观察。
(三)增强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
均衡膳食、保持口腔健康、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重要手段。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