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讲堂
发布时间:2018-11-09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计数(RBC)或血红蛋白量(Hb)低于正常标准。其中,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报道,缺铁性贫血男性发生率为10%,女性为20%,孕妇为40%。随着营养卫生状况的改善,其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贫血病因
1. 先天性铁储备不足:在胎儿期最后三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若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或孕母有严重缺性贫血,均可导致出生后铁减少。
2. 铁摄入不足:这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铁的需要量大,如食物搭配不合理或饮食中铁的供给不足等,易造成缺铁。
3. 生长发育因素:,不能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亦可造成缺铁。
4. 铁吸收障碍:长期腹泻、消化道畸形、肠吸收不良等引起铁的吸收障碍。
5. 铁丢失过多:女性患者月经增多、消化道疾患肠道长期小量失血、钩虫、蛲虫感染的隐性失血等。
如何发现?
贫血患者往往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困倦、心悸、胸闷、记忆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神志模糊、晕厥等症状。
如何诊断及治疗?
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即可诊断贫血。缺铁性贫血诊断需有明确的缺铁病因,且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如何处理?
1. 病因治疗
婴幼儿、青少年和妊娠妇女营养不足引起的IDA,应改善饮食;月经多引起的IDA应看妇科调理月经;寄生虫感染应驱虫治疗;恶性肿瘤,应手术或放、化疗;上消化道溃疡,应抑酸治疗等。
2.补铁治疗
在生活中,一旦出现贫血应该怎么吃,怎么补呢?
药物补铁: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宜选用二价铁(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胃肠不能吸收,或需要快速补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静脉或肌注补铁治疗(如右旋糖酐铁和蔗糖铁)。铁剂应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4个月左右再停药,以补足铁的贮存量。
食物补铁:
1. 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多样化,不要偏食,饮食要有规律、有节制,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2. 多吃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等。
3. 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促进铁吸收。不饮茶,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剂的吸收。
4. 使用传统的铁锅煎炒食物,锅与铲之间的磨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过程中,铁可溶于食物之中。
我国食物中铁含量表(单位:mg/100g食物)
如何预防?
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富铁且易吸收辅食,如肝、鱼等,并注意合理搭配膳食。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宜自出生后2个月左右即给予铁剂预防。青少年合理膳食搭配,避免及纠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妊娠妇女加强营养,定期孕产期保健。女性患者不能盲目减肥、节食;月经过多应看妇科,调理月经。老年患者注意营养均衡,纠正偏食素食,体育锻炼,定期医疗保健,早发现疾病,早治疗。
服药前须知
1、铁剂可引起肠道蠕动减慢、引起便秘;
2、部分患者胃肠道反应较重,可在餐后服用;
3、铁剂使大便颜色变黑,可掩盖消化道出血或引起认为出血的担心。
综上,在确诊为缺铁性贫血后,应在专业的临床医师指导下积极配合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