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
发布时间:2014-07-21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浓度来代替,正常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是120-16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是110-150g/L,孕妇血红蛋白是100-150g/L;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就有贫血。
贫血的发生是隐伏的,症状进展缓慢,患者常能很好适应,并能继续从事工作,当贫血逐渐加重时,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易倦、活动后气促、耳鸣、眼花等症状,并出现心肺功能异常,儿童长发育迟缓等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其次为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人体内储存铁耗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检查血清铁蛋白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可确诊。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铁是呈封闭式循环的,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一般不会缺铁,只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造成长期铁的负平衡才导致缺铁。缺铁的特殊表现:口角炎,舌炎,严重的可有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吞咽困难,便秘,异食癖等;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成绩下降等。现代人的物质条件在温饱上已不成问题,并且越来越注重养生,喜欢食补,那么如何正确的吃,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你要有一个好的消化功能!因为人体铁主要来源于食物,而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其次,哪些是含铁的食物呢?说起含铁量高的食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菠菜,虽然菠菜确实含有一定量的铁,这里要纠正一个观念,先不论其含铁量的多少,含铁量再高,也需要我们的肠道能吸收才行。食物中的铁分为二价铁和三价铁,而易被人体吸收的是二价铁,从食物含铁量来说,植物性食物比动物性食物含铁量更高,但,植物性食物中多是三价铁,不易被人体吸收,而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猪瘦肉、动物全血、鱼类等)含有丰富的游离态二价铁离子,易被人体吸收。为了提高铁的吸收和利用,在进食含铁食物时,建议配合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瓜果,因为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并与铁形成可溶性配合物。
因此,有个好的肠胃,饮食上注重荤素搭配,那么基本上在无其他病理异常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要任务是查找病因,临床上铁丢失过多在男性常为胃肠道出血导致,而女性则常是由于月经过多。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有出现以上情况,那么建议去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并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细胞DNA合成障碍引起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异常的贫血。表现为大细胞性贫血,呈现形态与功能均不正常的巨型改变,这种改变可涉及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3系。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所致。
其中,维生素B12缺乏的贫血起病常隐伏,需数月,而叶酸由于体内储存量少,可较快出现缺乏。胃肠道症状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舌**及味觉消失,食欲不振等。除了贫血常的头晕、乏力等症状外,维生素B12缺乏还可出现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
那么如何预防巨幼细胞性贫血呢?首先,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叶酸,但在烹制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叶酸丢失,故在烹制蔬菜类食物时不要煮的过烂,熟了即可,这样可降低叶酸的破坏程度,蔬菜沙拉是不错的选择;其次,动物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可补充人体的需量。
可见,在日常饮食中,每餐做到荤素搭配,合理饮食,可以有效的预防常见营养性贫血的发生。
如若出现明显的面色苍白、行动力下降,晕厥等症状,还是建议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