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代谢科
发布时间:2014-07-22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那么什么是骨质疏松症呢?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是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变、骨脆性增加,因而容易发生骨折,并且一次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大大增加,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目前骨质疏松症在多发病中名列第六位,而导致骨质疏松症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营养方面,钙量摄入过少,蛋白质摄入量少,维生素D缺乏,磷摄入量过多;二是废用性萎缩,年纪大后体力活动太少,不愿活动,发生骨折或卧床休息所致;三是内分泌方面,性激素缺乏,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此,在饮食中应增加钙的摄入量。钙是骨质的重要成分,约占骨质的26%。按我国标准,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600mg钙即可满足机体需要。但是,我国目前平均每天的钙摄入量仅为400~500mg,而且,钙质量也较差,大多来自植物性食品,如稻谷、蔬菜等。而中老年人,尤其是骨质疏松症的病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更容易缺钙,除增加钙的摄入量外,同时应注意改善食物钙质量。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认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 那么应怎样预防骨质疏松症呢?
先要尽量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人们的内分泌和身体的正常状态,一旦内分泌出现紊乱,患者的骨骼健康也会遭到极大的破坏。例如尽量不要吸烟喝酒,因为尼古丁会使人体骨骼中钙质的合成速度变缓,而过度的酒精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对骨骼的负面影响较大;不能吃得过咸,吃盐过多,会增加钙的流失,使骨质疏松症症状加重;不宜喝咖啡,嗜好喝咖啡者较不喝者易流失钙;不能长期饮浓茶,茶叶内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时间长后易诱发骨质疏松。
其次,要注意饮食营养。多吃含钙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牛奶(或奶制品)、蛋类、豆类、鱼类、瘦肉、糙米、海带、紫菜、虾皮以及带骨头吃的鱼罐头等食品,其中以虾皮含钙量更高,据测每100克虾皮含钙1克,经常吃虾皮,对骨胳大有好处。此外,还应注意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深绿色叶子的蔬菜,都含有丰富的钙质(菠菜除外,因为菠菜所含的草酸将钙凝固,使进入体内的钙减少)。
再次,增加户外活动和晒太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的营养,提高钙质的吸收和利用率,减轻骨骼的骨质脱钙,以延缓骨衰老。中老年人适当锻炼,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能够减缓骨钙的流失。与此同时,晒阳光也不失为一种补钙方法。现在步入秋冬季,太阳比较温和,适合多在户外晒晒太阳:上午6—9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一个黄金时段:上午9—10时,下午4—7时,阳光中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阳光荷尔蒙”———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而上午10时—下午4时,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C光束含量更高,应尽可能避免接触。需要提醒的是,晒太阳要尽量是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不能隔着玻璃“晒太阳”。
另外,女性50岁以上,男性60岁以上,应检查是否骨密度偏低,如发现骨密度偏低,除应加强营养和锻炼外,还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预防骨质疏松加重,防止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如果在轻微外力下,突然发生腰背部的剧烈疼痛,应当立即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总之,我们面对骨质疏松症的态度是:早期积极接受医生的治疗,不侥幸,不拖延,以健康的心理面对这种疾病,同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让疾病更快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