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代谢科
发布时间:2013-11-12
“脑中风”因其发病急骤、易趋于危重、损害不可逆,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成为老百姓心中极为恐惧害怕的疾病之一。它的医学名称为“脑卒中”, 或称“脑血管意外”,指的是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过性或性脑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种类型,即我们常说的脑梗死、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众所周知,脑部是人体的司令部,一旦出现脑功能障碍,人体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有的病人表现为语言、理解力等沟通能力障碍,有的病人记忆力、智能受到影响,有的病人出现怪异的情绪和行为,还有许多病人瘫痪,严重病例短时间内死亡或从此人事不省。中风的患者可以在许多家庭中发现,有些甚至发生不止一次的中风,不少人体会到,家中若有中过风,特别是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将给整个家庭带大巨大的负担,包括经济负担、护理负担及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少家庭最终会选择放弃对病人的治疗。
正因为脑中风的病症复杂,预后不佳,因此预防其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糖尿病值得一提,它是引起脑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人发生脑中风的比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且发病年龄较轻,更重要的是糖尿病人脑中风的再发率也相当高。因此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致残致死率令人唯恐。
糖尿病性脑中风是由于糖脂代谢紊乱导致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生一系列病变,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脂异常、血小板凝聚、血管痉挛、狭窄、血栓形成、血栓溶解障碍、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等等。高血糖本身已明确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并可加重脑损害,造成脑细胞水肿,使脑中风临床症状更加严重,病死率增高。糖尿病合并肥胖、高血压或吸烟等则可进一步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
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脑血管病常表现为进展性卒中,肢体力量持续性下降,意识障碍加深或引起病即陷入昏迷,血糖持续升高,这无非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脑内血管的检查相对复杂、昂贵,如CT血管成像(CTA)、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而颈动脉彩超的普及对早期评估卒中风险具有一定意义。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颈动脉彩超多表现为多发斑块形成,颈内动脉系统多见,以混合斑块、低回声斑块为主。
许多病人对控制糖尿病缺乏重视,认为血糖极难调控,并不是用了药就能降下来,而且剂量难掌控,还容易发生低血糖,倒不如活得轻松自由一些,特别是一些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的患者,对高血糖耐受,并无强烈不适感。这些病人往往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极少,直到出现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疾病后才追悔莫及。脑卒中就是这样一个危害极大的糖尿病并发症。故一系列改善代谢状态的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限制饮酒,积极控制已出现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抗血小板治疗改善高凝状态等有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定期测量体重、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行心电图、颈动脉彩超等检查亦有助于高危人群的筛查。
糖尿病是常被我们忽视的能够引起严重脑血管并发症的疾病,为了预防脑血管病带来的残疾和死亡,糖尿病人要将自己的血糖控制在空腹3.9-7.2mmol/L,非空腹≤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血压<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未合并冠心病时<2.6mmol/L,在合并冠心病时<2.07mmol/L。
此刻让我们立即行动,翻一近一次的检查是否已超过3个月了,假如是,记得明天空腹状态到医院门诊部,测测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同样,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熟知糖尿病的疾病特点,才能打败糖尿病,避免糖尿病给我们带来的诸多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