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代谢科
发布时间:2013-11-12
养生贵在顺时而为,随着秋季的到来,气候变幻莫测,昼夜温差悬殊,糖尿病患者养生也应该逐渐过渡到适宜秋季的养生方法中来。在民间,我国自古就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保健防病谚语,以及立秋后“贴秋膘”,开始食用味厚的滋补类食物来补充脂肪以抵御冬寒的习俗,这些民间养生方法适合糖尿病患者吗,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调整饮食,平安度过“多事之秋”呢? 立秋后,气候逐渐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小,人的皮肤黏膜水份蒸发加速,中医里面“燥”也是一种损伤人体的邪气,容易损伤肺。而糖尿病患者多为阴虚燥热的体质,对燥邪更为敏感,故应注意防燥, 滋润养阴。因此,秋季饮食应以甘淡滋润为主。梨、柑橘、荸荠、枇杷等秋令水果都有很好的滋阴润肺功效。萝卜、黄瓜、冬瓜、花菜、白菜等应时蔬菜性质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之功,其所含的维生素C、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开水、牛奶、果汁饮料等流质少量多饮,可养阴润燥。秋季应少吃生冷、辛辣、油炸火烤的食物,如葱、姜、蒜、烤羊肉、炸鸡腿等,以免伤津耗液,加重秋燥的各种症候。所有上述饮食都要在每天热量摄入的总量之内合理选用。
再者,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同时,每日水摄入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老年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饮食应有节制,多吃蔬菜水果,但忌节食过度,减肥过度。
总之,糖尿病患者在秋季若能谨遵“四时养生”的原则,做到饮食顺应“秋时”同时配合规律的起居、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并为顺利过冬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