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南昌市第三医院十届一次职代会顺利闭幕 3月30日,南昌市第三医院十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市总工会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陈水平到会指导。大会重新调整、完善了主席团成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并选举了新一届工会主席、副主席、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和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大会审议通过了医院工作报告、工会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报告、财务审计报告、大型设备采购报告;讨论修改了医院管理和奖惩条例;为各种荣誉称号获得者、技能竞赛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会期一天半。 十届一次职代会严格按照《工会章程》各项要求执行,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在:第一,正式代表的选举充分考虑广泛性。此次职代会为换届选举,根据工作特点划分选区,所有代表自下而上民主选举产生,其中普通职工代表超过了50%,增加了一名聘用制合同工作为主席团成员,女职工、各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均占有一定的比例;第二,根据医院管理和发展的要求,增加了财务审计报告提交职工代表审议,使管理更加透明、规范,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好评;第三,提案答复更加规范,不但增加了对上次职代会提案办理情况通报,还及时答复本次职代会提案和小组讨论意见。对一些提案提出了限期答复的要求,体现了管理务实,对代表参政议政权益的尊重。 (宣传科 王珑珑) 南昌市第三医院被授予乳腺肿瘤早诊早治项目全国示范基地 3月5日,“健康中国2020女性肿瘤防治工程——乳腺肿瘤早诊早治项目全国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南昌市第三医院举行,中国医师协会终生常务名誉会长殷大奎为南昌市第三医院授牌,崔维奇院长、雷秋模教授被授予“健康中国2020女性肿瘤防治工程”全国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科技厅、省妇联、省卫生厅、市科技局、市卫生局领导到会祝贺、指导。 “健康中国2020项目”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发起的系列大型公益活动,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启动以来在全国展开。它以“普及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理念、展示健康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健康中国、美好未来”为宗旨。其中女性肿瘤防治工作重点是,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开展高质量的筛查及规范化诊治工作,真正做到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南昌市第三医院在乳腺肿瘤疾病防治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该院乳腺肿瘤科有40年的历史,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已形成集普查、诊治、康复、科研于一体的乳腺疾病防治体系,曾连续三年被定为卫生部疾控司“癌症早诊早治乳腺癌筛查项目”全国试点单位。同日,江西省乳腺疾病研究所落户该院。“健康中国2020项目”将依托该院品牌学科乳腺肿瘤科科研、人才、技术优势开展。 (宣传科 王珑珑) 江西省乳腺疾病研究所落户我院 3月5日,江西省乳腺疾病研究所落户我院,省科技厅领导到会宣读批文并亲自授牌。省卫生厅、市卫生局领导到会祝贺。 研究所将依托我院品牌学科乳腺肿瘤科科研、人才、技术优势,规范化、规模化乳腺癌标本资源库优势,开展乳腺癌侵袭转移复发、乳腺癌个性化治疗的乳腺癌化疗效果分子指标等乳腺疾病的基础性研究,建立及推广规范化乳腺癌筛查体系,必将提高乳腺疾病防治水平,给广大妇女带来福祉。 (宣传科 王珑珑) 南昌市第三医院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 3月5日,南昌市第三医院召开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总结科研工作,重奖科技人员,奖项包括市科技进步奖,科研课题立项、鉴定、验收奖,新技术验收奖,论文、著作奖,优秀带教科室、个人奖,继续医学教育奖,奖励金达?万元。会议主题是“科技引领、携手创新、开启建设转化医学新征程”。医护人员还聆听了“弘扬人文精神 回归医学本性”、“科技管理业务知识”讲座。 近年来,南昌市第三医院走科技兴院之路,加快“临床-科研型医院”建设步伐,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完善了系列科技管理和激励机制,让有成就的科技人员“政治上有地位、工作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医院科技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临床科研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在一批科技创新型标杆人才的引领下,医院学科内涵得以提升。2012年5项科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课题在国家临床医药专项基金中立项。雷秋模教授获得南昌市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系卫生系统唯一获奖者,其主编的《实用乳腺病学》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涂萍获“江西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曹亚丽被市委选为“南昌市直接联系人才”。医院步入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为实现“将南昌市第三医院打造成南昌地区一流综合性医院,将江西乳腺专科医院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专科医院”的目标,奠定了学术基础。 (宣传科 王珑珑) [第二版]医教研动态 肿瘤内科成功为75岁患者行经皮肺穿刺 3月8日,肿瘤内科再次成功行经皮肺穿刺术。患者75岁,因鼻窦炎、鼻息肉在我院五官科住院,肺部CT提示左肺占位,考虑肿瘤,转入我科。在CT定位下行经皮肺穿刺术,操作过程顺利,未出现气胸、血胸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 (肿瘤内科 曾志文) 医院接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 3月13日至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评审组,对我院进行了药物临床试验(GCP)机构资格认定现场检查。 评审专家听取了GCP机构办、伦理委员会、申报的六个专业情况汇报,进行了现场提问,并对设施、设备、文件进行了系统性检查。 认定组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GCP认定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三医院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在组织动员、氛围营造、员工知识培训、员工知晓度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硬件设备设施到位、文件体系基本符合要求。希望在日后工作中,以“规范、有序”的态度认真开展各项工作,让GCP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院长表示,医院未来要将GCP工作作为常态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以严谨、扎实的态度努力使我院GCP工作成为同行的标杆。 (GCP机构办 闵捷 ) 我院内分泌代谢科成功举办国家级继教班 2013年3月31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肥胖与相关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诊治新进展”与“代谢性骨病临床诊治新进展”学习班圆满落幕,学习班由我院内分泌代谢科牵头主办,为期2天。 来自美国、上海、台湾的著名学者,与我市各大医院的专家学者们欢聚一堂,围绕糖尿病营养治疗、同伴支持、糖尿病足治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等专业领域问题,畅谈了各自的研究进展。美国德州大学矫形外科Gordon Klein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德州儿童医院骨研究实验室张弛教授、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国际培训中心林素兰教授、台湾省营养师公会理事长蔡玲贞教授、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刘芳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胃结直肠外科童卫东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鞠昌萍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英教授、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涂萍主任、吴和平副主任先后在大会上发言。 来自省内各级医院内分泌科、骨科、妇产科、老年科、营养科等多专业医护人员200余人参会,共享学术盛宴。讲台上专家的演讲内容广博,精彩纷呈,讲台下学员们积极提问,交流互动良好。不少学员高兴地说,此次学习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能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解决诊疗相关问题。本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院内分泌代谢科的学术水平、影响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必将促进我省内分泌代谢疾病诊疗与研究水平的提升。 学习结束后,美国及台湾学者参观了我院文化墙、内分泌代谢科健康家园、南昌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了解了医院历史、现状、科室医疗特色、科研能力,相互交流了经验。还走进病房,亲切慰问患者,对我们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许,愉快合影留念。 (内分泌代谢科 王丽娜) 我院与九江妇保牵手 共同致力于女性健康 3月8日,我院乳腺疾病诊疗协作医院挂牌仪式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举行,院长崔维奇、副院长熊冀平,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陈卫建等参加揭牌仪式,九江市妇联领导莅临祝贺、指导。仪式后,我院乳腺科、放射科、病理科、彩超室专家为九江妇保的医务人员授课,为期待多时的女性朋友义诊。 乳腺肿瘤科有40年的历史,医院在乳腺疾病防治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国亦有一定知名度,已形成集普查、诊治、康复、科研于一体的乳腺疾病防治体系,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江西乳腺专科医院、江西省乳腺疾病研究所均挂牌该院。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是一所专注于女性健康和保健的专科医院,“术业专攻”,在女性健康领域成效显著。 此次合作酝酿已久,“三八”国际妇女节终如愿牵手,给广大女性朋友送上了一份健康礼物。我院意在通过协作拓展品牌影响力,将优势医疗资源惠及浔阳妇女。九江妇保旨在通过协作,借助我院专家、技术、品牌优势发展乳腺专科,更好地为九江市妇女服务。相信,两院的精诚合作,一定会给广大妇女带来健康福音。 (宣传科 王珑珑) [第三版]新闻综合 [等级评审] 北京评审专家应邀讲学 课后干部提问踊跃 4月24日下午,南昌市第三医院举行了等级医院评审专项 培训,邀请了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与评价评估主任王吉善教授,就等级医院评审工作进行专题讲座,全院领导、各职能处室和临床科室负责人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议由崔维奇院长主持。 王吉善教授就等级医院评审新标准的定义、涵盖内容和产生背景、设计思路与方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强调了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的PDCA循环管理思想以及追踪检查法的重要性。 会上,很多参会者与王吉善教授对等级评审工作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氛围很融洽,很热烈。大家纷纷表示,王教授的讲座很及时,非常详实,必然会为顺利完成等级评审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周密部署 狠抓落实 全力推进等级评审迎评工作 4月7日下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例会在十二楼会议室召开,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院各科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护士长参加会议。 管理、医疗、护理、医技4个督导小组先后通报了等级评审迎评工作督导的情况,分析了各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评审办副主任杜小军明确了科室存在问题的整改要求,并重申了4月底全面消除D级条款的预期目标。 曹利华副院长强调:全院各科室开展迎评工作的整体势头良好;但全院员工对相关规章制度、流程、职责、预案的知晓偏低,一些科室的成绩差异明显,医疗质量安全与管理的持续改进还存在薄弱环节,实施持续性的医疗质量评价监测至关重要;应该强化培训,确保应知应会,进一步提升全院的迎评氛围。 最后,崔维奇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等级评审现场测评的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全体员工要充分认识等级评审迎评工作的重要意义,中层干部发挥作用至关重要;应对迎评工作周密安排、快速推进,在查找出问题的同时应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创新工作方法的基础上狠抓整改工作落实;各职能科室在基础设施、硬件、人力资源配备等方面,应尽快运作以满足迎评工作需求;号召员工加倍努力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换取等级评审目标的实现。 (评审办 姜卫民) 管理组召开等级评审迎评工作推进会 4月9日下午,管理督导组召集11个职能及后勤科室负责人召开等级评审迎评工作推进会。 督导小组秘书胡俊科长首先通报了11个职能、后勤科室等级评审“内审”督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各科室负责人就如何克服困难、全力推进科室等级评审迎评工作做了表态性发言。 王国钦副院长强调:要明确评审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干部职工迎评工作的积极性;虽然迎评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离4月底之前消灭D级条款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科室负责人要克服困难、加强沟通,在迎评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整个会议注重实效,各科室共同协调解决了17个D级条款,进一步激发了开展迎评工作的热情。 (评审办 姜卫民) [护理园地] 护理部荣获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近日,在南昌市妇女联合会组织开展的“巾帼创新功、岗位争优秀”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我院护理部喜获“南昌市妇联党群共建创先争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医院护理部围绕“以人为本、患者至上、关爱生命、诚信服务”的护理服务理念,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创新思维,积极推动护理管理及服务模式的改革。在全市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率先实现病房覆盖率100%;开创性地成立了十三个护理品牌小组,培养护理专家型人才;开展了护士礼仪、团队合作培训,护理岗位练兵,向章金媛主任学习等系列活动;举办护理岗位技能竞赛,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品牌内涵;积极探索护理绩效分配改革;积极推动社区及志愿护理服务,首创全市专业护士进社区的志愿护理服务工作模式;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及项目推广;承办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继续教育学习班等,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部将以此为激励与鞭策,继续以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目标,在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中不断破解难题、改进工作。 我院获白衣天使护理技能比赛团体二等奖 南昌市卫生局、南昌市教科文卫体工会于近期举办的南昌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届白衣天使护理技能比赛顺利落下帷幕。我院参赛选手杨伟丽、宋文婷、辜志梅在全市38家医疗单位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此次技能比赛团体二等奖、宋文婷获个人全能第三名、杨伟丽获导尿操作第一名。 我院获全市安全留置针操作竞赛优胜奖 我院荣获“2012年度南昌市安全留置针操作竞赛”优胜奖。 竞赛由南昌市护理学会主办,各医院在组织全院性安全留置针操作竞赛的基础上,选拔优胜护士组队参赛。罗清、陈莹、胡丽群代表我院参赛,为医院赢得荣誉。 (护理部) [第四版] 志愿者行 我院社区老年介护推广应用服务受到 北京“JICA基层友好技术合作项目”调查组好评 3月7日下午,来自北京“JICA基层友好技术合作项目”中国事务所的周迎女士、北京明善道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胡衡女士,在江西省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管理处的田丽春主任、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朱海萍主任、中心秘书长熊冬梅等人员的陪同下,来到我院社区志愿服务的象山社区以、张家山社区,考察我院志愿者将日本“老年介护”知识与技术应用于社区的实施效果。 在象山社区一位73岁的陈梅花奶奶家,专家和领导观摩了我院志愿者邬群英的“老年介护”。陈奶奶是位空巢视障老人,五年前因青光眼致视障,看不清东西,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志愿者小邬定期上门,给与她女儿般的关照,进行视障康复指导和健康维护。现在陈奶奶个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借助助行器进出、上下楼都游刃有余,还结交了一帮年龄相当的伙伴们,她感觉现在的生活既开心快乐又健康充实。“非常感激小邬一直以来上门给与我的关心与指导,让我走出了黑暗,重新溶入了社会大家庭,并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着。” 在张家山社区居民张良明家,我院护理志愿者官玉玲为来宾演示了老年居家康复指导。张女士49岁,脑出血后遗症左侧偏瘫一年余,小官将患肢康复技能知识及拐杖、轮椅等介护技术传授给患者及其家属。患者从卧床不起、言词不清,已恢复到能够自行坐起,借助手杖行走,协助老公做简单家务,与家人沟通自如等基本生活自理状态。患者自己也从烦躁、悲观转向积极、乐观,感觉生活有盼头了。“她能恢复得这么好,这么快,与小官的无私帮助是分不开的,因此非常感谢三医院派了这么好的护理志愿者来到她们身边,给予她们这么多的专业指导与帮助”,家属如是说。 耳闻目睹了我院社区护理志愿者居家健康管理服务后,专家和领导非常感慨,“你们的介护应用服务做得非常到位,非常有效,你们的社区护理志愿者也非常有爱心,对我们后续开展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会将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服务精神带回北京,并争取项目办给予更大的支持,资助基层组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上需要帮助人群。” (健康服务部 章永琳报道) 三八节,我院为东湖区女干部送健康 国际“三八”妇女节前夕,南昌市第三医院免费为东湖区729名女干部进行了乳腺疾病普查,并对其中有异常的126位患者免费做了彩色B超进一步诊断。 此次活动由南昌市第三医院、南昌市第八医院协同完成,普查时间为期五天,旨在关爱女性干部健康,对乳腺疾病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进一步促进和谐东湖区的构建。 (医保市场部 李建华) 只要居民需要 我们一定常来 ——记河畔居民小区健康义诊 2013年3月29日,医保市场部携内分泌代谢科、心血管内科、骨外、泌尿外科、妇科、普外科医务人员组成的义诊小分队,如约来到西湖区河畔小区,为小区居民健康义诊。和谐的阳光,和蔼的医务人员,和善的小区居民构成了一幅祥和的画面。内分泌代谢科、心血管内科义诊台前排成了长队,骨外、泌尿外科、妇科义诊台前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市场医保部人员也忙得很,穿梭于居民间,或是导诊或是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半天义诊,共免费测血糖86人次、测血压108次、接受健康咨询230人次。 河畔居民小区是西湖区区政府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区,是目前南昌地区最大的解困、廉租房小区,居住的都是极低收入人士、残障人士。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都非常关心该小区居民的生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曾两次来小区视察、调研,指示一定要把廉租房小区建设好、管理好、服务好,让群众满意。今年3月26日,省委常委、副省长曾庆红(女)、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建洋考察该小区,社区干部介绍说:3月29日南昌市第三医院将来小区义诊,领导们非常高兴,连声赞道:非常好,就是要这样,多为特困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2011年11月10日我们曾为该小区居民进行过义诊,时任科长陈明忠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我们这次义诊是第一次,但绝不是最后一次,我们还会来,只要河畔小区的居民需要,我们会常来。”此次义诊也算是践诺吧。 我院是一所具有97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群众宣讲健康知识,免费义诊也是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通过义诊活动了解小区居民疾病隐患,提高居民健康保健意识,做到有病早治、无病防病。今后,我院将按照小区居民的健康需求,结合“爱眼日”、肿瘤宣传周等主题卫生日活动,定期进社区义诊。 (医保市场部 李建华) 白求恩志愿组进社区 开展多种服务庆“三八” 3月6日,我院医务人员胡灿莹、杨近妤、温雪花,在章金媛主任、龚素敏主任的带领下,来到医院白求恩志愿小组挂点社区——直冲巷社区,与社区干部共同开展庆三八“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社区”主题活动。 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温雪花为社区女性进行了“妇女常见疾病防治知识讲座”,受到妇女们欢迎,感觉非常受用。教社区群众做健康“十步巧手操”,组织群众唱红歌,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开展了有奖知识竞答,对参与问答的群众尤其是老人给予小小纪念品以资鼓励。志愿者们还购买了礼品走访了特困户、空巢老人,上门为志愿者挂点的残疾人进行生活帮助、康复指导。 志愿者们还开展了健康义诊,累计健康咨询30余人次,测血压50余人次,发放健教资料80余人次。 通过社区健教宣传,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使社区居民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南昌市白求恩志愿小组 胡灿莹) 我院志愿者进社区宣讲高血压防控知识 在4月7日世界卫生日来临之日,我院健康服务部的医护人员,在西湖区老干部中心举办了一场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症”的防控,春季老年人养生,30余人离退休老干部聆听了讲座。同期还开展了健康咨询、免费测血压、测体脂等公益服务活动,行健康咨询20余人,测血压20余人,测体脂30余人,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0余份。 活动得到了西湖区老干部局的大力协助,老干局丁慧红局长的肯定,受到老干部们的欢迎和好评,“讲座对我们非常有效、实用,让我们懂得 “三高疾病”的危害和防治常识,提高了防控意识。” 此次讲座和义诊,是策应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动员医务人员走进社区开展义诊或健康咨询活动”的号召,配合4月7日第64个世界卫生日的同步宣传,今年卫生日的主题是“控制高血压”。目前全球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已是全世界最为常见和高发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值得人们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在我国高血压还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低”特点。宣传目的是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减少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健康服务部 章永琳报道) 市三医院疫情健康教育进社区 教居民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 最近全国部分省市出现人感H7N9禽流感病例,4月12日下午,在坝口巷社区主任的协助下,我院医务人员走进社区,为居民举办了一场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讲座”,30余位居民聆听了讲座。志愿者还教授居民如何正确洗手,为居民免费测血压、测体脂,受到民众的欢迎与好评,消除了部分居民的恐慌心理。 自4月25日江西确诊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来,江西的部分民众感觉有些恐慌。4月26日上午,社区护理志愿者们又带着“H7N9禽流感来袭不要慌、七招防范禽流感”的宣传资料,来到人口密集的十字街社区,开展了“疫情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居民参与踊跃。 志愿者们向居民宣讲了人感H7N9禽流感可防可治,消除了居民的恐慌心理,同时教给居民防控“招数”,如注意正确洗手,不与活禽密切接触,加强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等。还为居民免费进行了测量了血压,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与好评。 (健康服务部 章永琳报道) 送科技下乡 送健康入户 3月29日上午,南昌市第三医院派出包括脑血管专家在内的四位医护人员,会同南昌市科协、新建县科协、石埠镇政府,在南昌市新建县石埠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大型咨询活动。农业科技专家、卫生医疗专家、科协工作人员,为广大农民群众普及农村实用技术,卫生健康知识,开展义诊咨询服务。 我院医护人员累计义诊100余人次、测血压12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图册200余份,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此次科技下乡活动,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旨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两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2012年省委2号文件,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服务。 (健康服务部 章永琳报道) [第五版] 医德修养 [编者按] 近日,惊闻一好友患了恶性肿瘤,于是买了本书相赠,《重生手记》——一个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旨在鼓励他与癌魔科学地作斗争,后又惊喜地得知朋友患的不是癌症,于是这本书就留给了自己看。书的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编辑、资深记者、畅销书作家。讲述了他就医的经历和对医者的认识,抗癌的心理历程和对人生的感悟。现摘录一段“我相信什么样的医生”,供医者对照、参考。 我相信什么样的医生? 有些医生是让我真正信服的,不是因为他们特别权威,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大牌,不是因为他们对我有一番特别关照,甚至也不是因为他们说的话特别中我的意。而是因为,他们同时拥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不自吹自擂。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医生,他们没完没了地告诉你,拿一个病人如何无药可救,遇到自己便如何起死回生。可是我明白,没有一个医生能够百分之百地治好他的病人,尤其是肿瘤病人。所以,如果有哪位医生坦率地告诉我,他有哪一次错误地估计了病人的病情,或者告诉我,他没有治好的病人占有多大的比例,那么我对他的信任就会增加。 2、不贬低同行。我一直认为这一点是做人的本分。可惜医疗领域里的确存在明显的互相贬损之风,如我在前面已经描述过的。当我对面的医生在说同行怎么怎么不行的时候,事实上,我已经在心里降低了对他的评价。 3、不仅关注仪器检查结果,而且关注病人。一个好的医生每天都会被无数病人包围着。每个病人都会表现出孱弱、无知和喋喋不休。医生每天面对同样的面孔,回答同样的问题,经年累月,一成不变。你可以想象,只有那些最具慈悲心肠的人,才能始终不变地保持对病人的耐心和热情。 4、只关心你的病,不关心你是多大的官,不问你有没有名、有没有钱。当一个医生直接或间接地打探我的职业和我的支付能力时,我通常选择转身走开。 5、对求医者一视同仁。记住,你依靠熟人关系,依靠权势名望,或者依靠塞红包寻找到的医生,并不一定是值得信赖的。一个真正可以信赖的医生,不会怠慢一个普通病人,也不会厚待一个有权有势有钱有名的病人。就算知道你有些来头,他也不会给你特殊照顾,比如让你加塞儿,或者在你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不管别的病人正在门外等候。 6、不自以为是,坦率地承认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你有时候会感到,医生在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词语,绕着圈子回答你的问题。这时候,你从他的犹豫闪烁和含混不清中,从他的肢体动作的细节,比如眼睛的转动和嘴巴的蠕动,能够很容易分辨出他是在谈论一个自己并不真正了解的问题。所以,如果一个医生对我说,“很抱歉这个问题我不太了解。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位这方面的专家”, 我不会认为他无能,因为没有一个医生能够回答所有的问题。正相反,我会认为他是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7、不模棱两可。不能诊断时,不会在病历上画个问号打发患者走人,也不会用“要么手术,要么观察”这样的方式把难题交给病人,而是提出办法,搜寻那些有助于确诊的依据。 8、言之有据。能够确诊时,不仅告诉病人结论,而且告诉病人作出这个结论的根据。 9、即使已经做出结论,也会特别注意那些不支持自己结论的证据,并且根据新的证据迅速校正自己的诊断。如果特别有名望的专家能够做到这一点,比如周良辅和石木兰,我就会特别相信他们。这两位大夫,一位在上海,一位在北京,一个是神经科,一个是胸科,差别何其大!可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不仅不回避不忽视那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甚至还能主动地利用最新医学技术去搜寻它们。由于新证据的出现,前者立即改变了自己的结论,后者当即把一个模棱两可的诊断变得确凿无疑。 (王珑珑 推荐) 医生的能力培养 ——摘自张英《医生的影响力》医生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职业化角色 医生是和身患疾病的病人打交道的一种特殊职业,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医生专业、热忱、善于移情但又充满理性。每位病人都希望医生能够带给他们一个安全、宁静、温馨、同情的美好世界。由此,医生要会说同情病人的话,医生要会做体贴病人的事。这种对职业品格与能力的苛求也正是医生的神圣之处。当今社会是知识信息社会,知识增长迅猛,价值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医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来彰显职业的价值。 医生的道德修养。医界有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希波克拉底曾说“医学是最具特色的艺术”他认为医学有三个因素:疾病、病人、医生。医生是这种艺术的仆人,应该具备如下品格:高尚的人文品格和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虚怀若谷的胸襟;超越世俗的爱人之心。 医生的能力培养。张英教授著书《医生的影响力——医生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职业化角色》中写道,要从疫情能力、管理能力、临床能力、情绪掌控能力四个方面去培养和提升医生的能力。 移情能力。即真诚地去理解感受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不安和焦虑,并与病人产生共鸣,取得对疾病、生命乃至人生价值的一致看法。如何有效移情呢?首先要对生命虔诚和敬畏,其次要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第三要懂得移情的方法和技巧,这技巧就是沟通能力。 管理能力。一位优秀的医生,应具备规划能力和沟通能力两种核心能力。有能力对所制定的诊疗目标和具体方案进行论证说明,确定重点,制定行动计划,最终达到目的。还须具备八种必备能力,即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授权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激励能力。 临床能力。通俗地理解是医生要亲自到病人床边,细心地询问病史,系统地进行体检和反复地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临床分析,做出临床判断,进行临床治疗,这是临床医学的基本功。要提高临床能力,首先要有非常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次要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化,要突破仪器检查的局限。 情绪掌控能力。日本著名管理专家大前研一曾这样定义“专家”,专家要控制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张英教授认为,作为一名受病人尊重的医生,往往是医学以外的东西在起作用。比如对生命的无比珍视,对比病人深切的同情,与病人良好的沟通,看问题的敏锐,以及面对面复杂病情时的冷静和果断。“十大动力情绪”包括执著、奉献、愉快、热情、决心、爱心、渴望、自豪。“十大负面情绪”包括畏惧、愤怒、冷漠、紧张、敌意、忧虑、嫉妒、贪婪、自私、憎恨,要修炼动力情绪,克服负面情绪。 (王珑珑 推荐) [第六版] 标杆学习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记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涂萍 由于家乡的缺医少药而毅然投入了医学事业,1986年从江西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南昌市第三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实现了儿时梦寐以求的白衣理想。工作中没有什么豪言,却令同事们刮目相看,没有什么壮举,却赢得众多患者的信赖和赞誉,她,就是南昌市第三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涂萍同志。 多年来,她总是兢兢业业,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勤奋的身影。 1993年从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回来后,开始了她的内分泌专业生涯。经过不懈努力,1995年成立了内分泌治疗小组。创办之初只有2名医师,没有像样的病房,先进的医疗设备,充足的病源,又遇外部环境竞争激烈,一切都得从零开始。面对这样艰难的发展现状,她意志坚强,不断摸索,找出一条符合科室发展之路。2000年在全院率先推行专科门诊,为科室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借助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糖尿病临床诊治中心的技术力量,2003年,在贾伟平教授的亲自指导下,首次在省内开展了糖尿病家系遗传基因调查,共调查140多个家系,涉及1000多人,为取得完整的调查数据,她的足迹踏遍了全省各地。研究成果首次获得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成功的喜悦使她更加坚定了信心。2005年正式与上海交大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南昌市糖尿病联诊部,使科室的医疗技术力量和科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临床的工作繁重而辛苦,她每天早出晚归,细致周到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常常为了处理病人无法准时下班,有时一拖就是几个小时,饭也顾不上吃。休息时间也是随叫随到,即便是半夜接到电话需赶往医院,也毫无怨言。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许多病人精神负担很重,甚至想不开。涂萍就跟他们交朋友,拉家常,作心理治疗,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科学有效地用药,还严格监督病人的日常饮食和锻炼情况,密切监控他们的血糖变化和心理状况。有些严重的糖尿病足的病人,患足长蛆、坏死、发臭,连家属都不肯护理,她却坚持每天给他们换药,从不嫌脏嫌累,待病人如亲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内分泌科室已经实现了由综合治疗小组到独立成科,由普通科室到重点专科的巨大转变。病床数由5张增加到46张,医生人数由2人增加到15人(含10名硕士研究生),各项指标均在医院名列前茅,成为医院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在省内同行间享有很高的声誉。2006年科室成为南昌市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被江西省卫生厅评为江西省医学学科省市共建科室,2010年由南昌市科技局批准成立了南昌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2012年科室成为中国医师协会骨质疏松诊疗协作基地。此外,2008年度、2011年度还被评为省、市“青年文明号”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深知科研是临床发展的指挥棒,本着对科室发展的高瞻远瞩,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她重视科研开发,不断挖掘新技术新项目。2006年至2008年初,她承担了南昌市城镇居民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带领科室人员利用双休日来到十字街社区。对该社区20岁以上居住5年的3万多人群,从中抽样了2000多例,挨家挨户上门调查。早晨6点便来到社区做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居民前来空腹抽血,还要给他们量血压,做心电图,写调查问卷等,要做到10点多钟才能结束。从数九寒冬到赤日炎炎,一年多的坚持和汗水,最终这个项目分别获得2009年度、2010年度南昌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几年来共筛查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10000多人和骨质疏松高危人群2000多人,管理糖尿病人1000多人,建立门诊糖尿病档案3000多人份。为民做好事、办实事,此项举措受到当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曾经以“真情一片,奉献社区”在报纸上刊登,并被当地媒体列为江西名流志-名人善举,成果被江西省卫生厅采纳,科室被卫生部列为“中国糖尿病一体化管理项目”推广单位。 近几年来,她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全国临床医药专项基金2项,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共计20项,已通过鉴定课题11项(达国内领先水平8项);获南昌市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民政部“十一?五”期间老年学骨质疏松研究科技创新奖1项;南昌市“兴赣杯”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撰写学术论文30多篇。她还引进多项新技术,其中线粒体基因检测技术经江西省卫生厅组织专家鉴定为填补省内空白,5项新技术分别通过了省级及市级验收。共组织国家级继教学习班8期,共培训全省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及疾控人员1000多人,带教学生100多人。 医者贵在救死扶伤,一名好的医生不仅要为患者解除病痛,更要让更多的群众远离病痛,古人亦云:上医治未病。面对我国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高发趋势,人民群众对疾病的防控意识缺乏,她在临床工作之余,也一直致力于健康宣教工作。现已举办形式多样的糖尿病健教学习班38期;为了让居民对自己宣讲的健康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为广大社区居民发放自己主编的《糖尿病、骨质疏松防治手册》等宣传画册10万余册,免费测血糖、量血压,讲授健教知识,受益人数达数万人次。为了搭建医患桥梁,加深与患者之间的感情,于每年的最后一个周六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病友联谊活动,至今已举办8届,受到许多患者的高度称赞。 2010年,经南昌市民政局、南昌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了南昌市糖尿病健康家园。为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宣传教育提供更加专业和全面的服务。健康家园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拥有健教室、运动室、营养室三个功能区,内部设备齐全、温馨可爱,是全省乃至全国功能最全、设施最先进、活动内容最丰富的社会团体,成为江西省内分泌领域唯一的民间社会团体机构,采取会员管理制,现有入会病友达2000多人。家园定期举办集中授课、各类比赛、文体娱乐、观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它的成立为糖友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增进友谊、树立信心、掌握知识、传递信息的平台,吸引了长沙、武汉及省内多家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针对当时糖尿病患病率高、达标率差、知晓率低、管理不善、社民健康意识落后等现状,她撰写了中国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调研课题《完善糖尿病防治管理体系,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被农工党江西省委员会列为1类中标项目,撰写的调研报告被农工党中央推荐登载在《农工通讯》上。2010年她撰写了《深化卫生体制改革,探索新型医疗模式(医院-疾控-社区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再次被农工党江西省委会列为唯一的1类中标项目。 所在科室是医院优质护理示范岗,在工作中坚持规范医疗和护理流程,坚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尽量满足住院患者和家属的合理要求。将服务流程和服务承诺在病区进行公示,主动接受患者监督。凡来科室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的患者安排了专人定期打回访电话共计10000多人次,同时提供了科室联系电话,患者随时可以向医生或护士咨询,让患者感到仍像在医院一样方便。近3年来先后获得患者及家属送来锦旗10面及感谢信、表扬信若干封。 从医27年来,她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工作中突出服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现已成长为内分泌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西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南昌市名医、南昌市“521”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荣获江西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南昌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南昌市卫生先进工作者、南昌大学优秀带教老师、南昌市统战部颁发的“我为南昌作贡献”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面对成绩,涂萍主任只是谦虚的说“这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用点点滴滴的真情,谱写着壮丽的人生篇章。这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其中有常人所不能体会的艰辛,却也有很多快乐和收获在里面,正是尽其自我,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七版] 健康讲堂 此组稿件由眼科主治医师鄢涛提供 早产儿不可忽视眼底检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严重者可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失明。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重症医学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大幅上升,其视网膜病变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儿童眼盲的主要原因。 庆幸的是,早期病变只存在血管发育的异常,90%以上得到及时治疗的早期患儿都可以取得极好疗效。但如果病变进展,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就需手术治疗,而且手术难度极大。而当病变进展到晚期,将发生全视网膜脱离,并可继发青光眼、白内障、眼球萎缩,即使手术治疗也无济于事。因此,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尤为关键。而且,从最佳治疗期3期到4期,一般仅需数周时间,如果错过治疗的窗口期,早产儿将很难再获得正常视力。   眼底病变并不仅仅限于早产儿,孕期有过贫血、妊高症、母体出血等严重疾病的;新生儿属于低体重、双胞胎或多胞胎,进行过氧疗,出现过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脑出血等,有过手术史、输血史等情况的新生儿都属于高危因素,尤其需要筛查。筛查的最佳时间:正常新生儿(胎龄37周以上)为产后24小时,早产儿的最佳筛查时间为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   为了能让孩子拥有一双健康的眼睛,家长们千万别忽视眼底检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如何尽早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病变程度从周边眼底轻微改变致视功能完全丧失不等,患病率在早产儿中约15-30%,怀孕期越短、出生体重越轻,患病率越高。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尽早发现视网膜病变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因较复杂,根本原因是早产和低体重,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60%-80%,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发病率为20%-40%,高浓度的氧气吸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遗传、感染、酸中毒、贫血等多种影响因素。   正常分娩的新生儿,一般在妈妈怀孕后40周出生,此时婴儿眼睛内各种结构已基本发育成熟。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没有发育成熟,出生后视网膜虽然还会继续发育,但却很容易发生病变。另外,对早产儿的用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说对早产儿用氧过度或过浓会引起血管收缩,在视网膜没长好血管的地方就会出现缺氧,促使血管乱长,引发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成儿童致盲主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因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而导致婴幼儿视力严重丧失的疾病,多见于低体重吸氧治疗的早产儿,是发达国家儿童致盲的首位疾病。过去十多年,随着新生儿重症医学水平提高,早产儿大量存活,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治疗却没有同步发展,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我国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   每年我国约有20万新生儿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约5万新生儿因此而致盲。在我国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新生儿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到15%~20%。该疾病发生是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视网膜的血管还没有发育完全,用氧是抢救早产儿的重要措施,又是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诱发因素。如果给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气,或用氧时间过长,会刺激宝宝本身就发育不完全的视网膜组织,从而引发病变。   患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转入新生儿氧分压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本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早期筛查、早期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将延误病情,甚至导致失明。专家表示,当病变进展到晚期,将发生全视网膜脱离,并可能继发青光眼、白内障、眼球萎缩,即使手术治疗也无济于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如何产生的? 据统计,每年中国有166万早产儿出生。在体重低于1500克早产儿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比例约为15%-20%。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中国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如何产生的呢?   胎儿早期视网膜发育玻璃体动脉与脉络膜供给营养。胚胎100mm时,玻璃体血管穿过视盘,同时有小分支自视盘伸周边视网膜。初时仅见于神经纤维层,晚期始达深层。正常胎儿在6~7个月时血管增生显着。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整,以周边部最不成熟。处于高氧环境下,视网膜血管收缩、阻塞,使局部缺血、缺氧、诱发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等一系列改变。异常增生的视网膜血管,穿过内界膜向视网膜表面发展并伸入玻璃体内,由于渗出玻璃体内血管机化,在晶体后形成结缔组织膜,亦可因牵引引起视网膜脱离。   我国每年约有20万新生儿出现视网膜病变,其中约5万新生儿因此而致盲。一般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转入新生儿氧分压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本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为了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对有发病危险的新生儿,如同时有胎龄不足38周或者体重低于2000克,并且出生后发生窒息、接受过吸氧或输血治疗的新生儿,必须到正规医院进行视网膜病变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检查中一旦发现有病变,应及时进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治疗,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如何尽早发现视网膜病变?   一般地说,新生儿眼睛一出生就有感光功能。2个月时,可以协调地注视物体,眼球可随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90°。3个月时出现手眼协调,会用手去抓跌落的物体,并开始认识母亲和熟悉的物品。6个月时能分辨熟人和陌生人。1岁时可以注视3米远的物体,能区别物体形状,开始喜爱看图画。父母要随时注意孩子生长发育期间的视力变化,如在相应的阶段里达不到上述视力标准时就应引起警惕,尽早求医。   为了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国内外专家建议,对有发病危险的新生儿,如同时有胎龄不足38周或者体重低于2000克,并且出生后发生窒息、接受过吸氧或输血治疗的新生儿,必须常规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检查。   胎龄大于32周或出生重在1500~2000克者,应在出生后第四个星期检查。   胎龄大于28周或体重在700~1500克者,应在出生后第二个星期进行初次检查,以后每星期检查一次。   胎龄小于28周或体重小于700克,应在出生后第一个星期进行初步检查,以后每星期检查两次。   眼科专家表示,上述检查要持续到视网膜发育成熟,检查中一旦发现有视网膜病变,应及时进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治疗,阻止病变进一步发展,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患儿丧失手术机会,最终造成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的后果。 [第八版] 健康讲堂 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调理 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时经常出现的状况就是比较严重的毒性反应,如消化道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临床上除必要的药物预防外,饮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下面分类介绍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 1、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营养一定要充足,适当增加蛋白质、糖分的摄入,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的食物,特别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多食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或鱼肉等。 2、多吃富含抗癌成分的食物,如卷心菜、大白菜、甘蓝等,可以阻止体内致癌物诱导肿瘤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大蒜、洋葱等含有大蒜素,可以起到抗癌作用;豆腐、豆浆、黄豆芽等豆类制品含有丰富的植物类雌激素,可以竞争性抑制体内雌激素的作用而起到抗癌效果,经常食用对于乳腺癌病人有一定的益处。 3、适当进食一些新鲜的水果,鲜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杏、苹果、梨、草莓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等,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4、合理安排饮食与化疗的时间,化疗常可以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因此化疗时要合理安排乳腺癌化疗期间的饮食。化疗当天,饮食应清淡可口;经静脉化疗时空腹进行,因此应在化疗前3小时进食,此时食物已经基本消化排空,化疗结束后晚餐晚些吃,减少恶心、呕吐的症状。口服化疗药物时,饭后半小时服用较好,血药浓度达高峰时,此时已呈空腹状态,消化道反应会轻些。化疗呕吐时可将生姜片含在嘴里,对于止吐有一定帮助。 哪些妇女容易得乳腺癌 随着现代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出现,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以下十余种妇女易得乳腺癌: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 提示: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鉴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恶变,建议尽早调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 2、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总是问医生:人流对身体有多大影响?而她们考虑的一般都是指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没有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3、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研究证明:滥用含雌激素类保健品,可能导致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株庞大的FAMILY TREE(族谱)上伸出的一个枝桠—— 主干的健康状况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未来。 5、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6、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 7、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 8、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9、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 10、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11、接受大剂量放射线的人 12、目前国际公认的乳腺癌高危人群是BRCA1/2突变基因携带者(基因特征)、非典型性增殖性病变患者(病理特征)以及有遗传性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家族史特征)。 当然,存有以上这些因素的妇女,是发生乳腺癌的高危险因素。但这不是绝对的,乳腺癌的发病是复杂和综合的因素。了解乳腺健康知识,调整生活方式,治愈乳腺增生,是阻断乳腺癌的癌前病变,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措施。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相关性 乳腺增生症的实质是由于女性内分泌失调——也就是雌激素绝对或相对增高,孕激素绝对或相对降低所造成的乳腺结构紊乱。它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正常情况下,育龄妇女在月经中期卵巢要排卵,排卵的目的就是要怀孕。此时的乳房要作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即出现乳腺导管扩张、导管上皮细胞数量增多(有单层变为多层)、导管内有分泌物积聚、导管周围的乳腺组织出现水肿。因此在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许多妇女会感到乳房胀或隐痛,这是一种生理现象。若没有怀孕,就会来月经,乳房的上述改变也就逐渐消失。但是如果存在女性内分泌失调,乳房的复原就不完全,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的乳房疼痛,乳腺腺体增厚或出现团块,并有压痛。乳房疼痛多出现在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多为胀痛、针刺样痛或压痛,并可向腋窝、肩背部、或上肢放射,症状重者连衣服摩擦、胸罩压迫都会感到明显疼痛,月经后会减轻症状。情绪改变如:生气、紧张、发怒、焦虑、抑郁等,工作、生活规律改变,劳累、天气变化等都会使上述症状加重。有些妇女平时并不感到乳房疼痛,但是健康检查时医生告诉她患有乳腺增生症后,她则经常感到乳房疼痛;而患者心情舒畅时,乳房疼痛的症状又会减轻。 了解了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原理,就能明白得了乳腺增生症并不可怕。绝大多数乳腺增生症患者在绝经后就会不治而愈,而不是得了乳腺增生症就一定会得乳腺癌。所以没有必要因为得了乳腺增生症而过度紧张。精神过度紧张会使乳腺增生症加重,乳房疼痛更明显,这反过来又使得患者精神更加紧张,情绪烦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少数乳腺增生症可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后者又分为轻、中、重度。中重度乳腺不典型增生在若干年后可能会转变为乳腺癌,故又称为癌前病变,有必要认真对待。所以当得知自己得了乳腺增生症后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少食油腻、油炸和辛辣刺激食物,可多进食大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劳逸结合和生活规律,适当锻炼身体。如果乳房疼痛较重,可服用一些止痛药,但是没有必要长期服用。 另外,育龄女性至少每年要到正规医院的乳腺科做一次乳腺检查,40岁以上的妇女应该做乳腺钼靶X线检查。如果乳房出现不对称增大,乳房疼痛失去规律性,并伴有乳头血性溢液;乳腺增生症经治疗病情加重等情况,最好能及时取活检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利于下一步的治疗。 乳腺增生预防应当注意那些事项 1、乳腺增生防治,心理上的治疗非常重要,乳腺增生对人体的危害莫过于心理的损害,因缺乏对此病的正确认识,不良的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虑悲伤,造成神经衰弱,会加重内分泌失调,促使增生症的加重,故应解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刺激。对心理承受差的人更应注意,少生气,保持情绪稳定,活泼开朗心情即有利增生早康复。 2、改变饮食,防止肥胖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黑黄豆最好,多吃核桃,黑芝麻、黑木耳、蘑菇。 3、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可调节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会减轻乳腺胀痛。 4、多运动,防止肥胖提高免疫力。 5、禁止滥用避孕药及含雌激素美容用品、不吃用雌激素喂养的鸡、牛肉。 6、避免人流,产妇多喂奶,能防患于未然。 7、自我检查和定期复查。 8、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专科采用中药综合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效果更为显著。如乳腺囊肿不论大小时间长短,用药后均在2周左右消失。